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态 >  
致敬协和榜样丨协和团队获“全国巾帼文明岗”“中央和国家机关三八红旗集体”
来源: 北京协和医院      时间:2023-05-08 10:40:14

近日,北京协和医院的疑难重症和罕见病多学科诊疗团队、检验科分别获评“全国巾帼文明岗”和“中央和国家机关三八红旗集体”。


【资料图】

在历年评选中,协和巾帼多次榜上有名。院长张抒扬、妇产科冷金花曾获“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称号,援鄂抗疫医疗队、护理部曾获“全国三八红旗集体”称号,院长张抒扬、神经病学系主任崔丽英、妇产科学系主任朱兰、内科学系主任李雪梅、组织处处长孙红、检验科副主任邱玲曾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一睹两支优秀团队的风采。

疑难重症和罕见病多学科诊疗团队

北京协和医院疑难重症及罕见病多学科诊疗团队是由张抒扬院长领衔组建的相互协作的学科群和专家团队,在疑难重症及罕见病诊治领域发挥了全国引领作用。

疑难危重病诊治的引领者。团队坚持传承百年协和的多学科诊疗(MDT)模式优势,领衔建立了多学科会诊团队,由“病人围着医生转”转变为“多科专家围着病人转”,极大程度解决了疑难重症患者就诊难、诊疗周期长、费用高的老大难问题,团队用协和智慧化解了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

中国罕见病诊治的探路者。团队引领我国罕见病领域的临床诊疗、科学研究和诊疗协作。牵头首批国家数据平台集群、国家罕见病注册登记平台、国家罕见病质控中心、国家级罕见病诊疗协作网、首个疑难罕见病全国重点实验室,建立了首个国家罕见病队列;出版了国家罕见病诊疗指南、教材、专刊;筹备并牵头成立了中华医学会罕见病分会。全面提升我国罕见病领域的诊疗研与全国协作的综合水平。

抗击新冠疫情的中流砥柱。团队始终坚持“依法、科学、规范、有序”原则,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武汉保卫战中,协和团队最早到达、最晚撤离,救治极危重症患者病亡率比国际报道低近30%。三年多来,全体协和人用生命守护生命,拼尽全力救治患者,共收治新冠患者1011例,其中重症/危重症391例,成功救治年龄最长者达105岁。

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成立于1958年,经过几代检验人的不懈奋斗,始终引领着中国检验医学事业的发展。科室现有员工214人,其中女性员工占比74%,158位巾帼以不让须眉之势,为科室医教研管高质量发展贡献着蓬勃力量。

弘扬优良传统,为西藏贡献检验力量。科室支援西藏五十载,克服重重困难,建成了世界海拔最高、符合国际标准的临床实验室,为全面提升西藏地区的检验医学水平作出重要贡献。

持续攻坚克难,为战胜疫情奋力拼搏。新冠疫情初期,科室迅速建立病毒检测方法,使协和成为首个北京市新冠核酸检测试点单位。3名检验“突击手”驰援武汉,24小时完成“火线实验室”布装启用,联合多学科,在全球首次报道新冠患者出现多种高滴度抗磷脂抗体临床现象。2022年先后派出11批次队伍支援全国多地核酸检测,科室还承担医院全员核酸检测任务,以实际行动助力“动态清零”目标实现。

注重培养人才,为全国输送检验力量。人才是事业发展的根本,科室依托“五生”培养,2021至2022年共培养进修生67人,举办高水平技术推广、人员培训、学术会议128场,累计培训学员10万余人次,近两年出版专业书籍15部。

勇于探索创新,为学科发展书写新篇章。成功获得ISO15189和美国CAP实验室认可。2021至2022年度,检验科团队打造3个技术创新平台,开展59个新技术新项目,先后承担48项各级各类科研项目,牵头编写5项国家卫生行业标准及专家共识,发表132篇SCI文章 ,获得16项授权专利。

编辑/王璐 洪成伟

主编/陈明雁

监制/吴沛新

标签:

X 关闭

class="ad_desc">广告

X 关闭